一、乙醇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8年對于整體乙醇產業來說是最具突破的一年。去年國家15部委聯合下發2020年將在全國范圍推廣乙醇汽油方案,今年天津作為首個落地執行的地區,釋放的30萬噸燃料需求,讓早已進入瓶頸期的乙醇產業邁向了新的篇章。乙醇行業面臨重新洗牌,傳統行業規律在今年被顛覆,在一系列熱點問題刺激下,乙醇與燃料乙醇之間的界定越來越明顯。
(2014-2018年國內合成乙醇產能及增長率走勢)
傳統乙醇在今年產能擴張明顯,累計170多萬噸,且主要集中在東北。國家擁有2億多噸的陳化糧待消化,因此玉米深加工企業勢在必行,東北玉米酒精得益于產糧基地優勢,酒精企業相對規?;l展,原料地域及政策優勢多重推動,產能在東北的擴張創近幾年整體最高。今年乙醇市場多表現為以原料為基礎的地域性競爭,今年東北在陳糧價格優勢及年初幾個月新糧補貼,成本較木薯有很大空間操作,至關內的大量外銷,直接導致華東木薯酒精因虧損壓力裝置近乎全線被逼停,歷史罕見。至年末情況來看,木薯酒精仍在虧損,華東、華南已有個別大型企業轉向玉米法生產,因此后期酒精供應格局必將發生轉變。木薯酒精在今年經歷了節節敗退的局面,甚至蘇南有幾家小型酒精廠直接淘汰。煤質及合成氣無水乙醇在今年因甲醇、醋酸價格的暴漲,成本相對較高,生產較生物質乙醇無優勢,今年全線停機。
再看燃料乙醇方面,今年天津率先之后,國務院會議又提出今年除東三省11個省份推廣乙醇汽油外,在京津冀等15個省份繼續推廣,燃料乙醇推行節奏加快,而國內燃料乙醇產業也邁向新篇章,截止今年我國有生產資質且正式運行的燃料乙醇產業規模達到401萬噸,但今年進口燃料乙醇對國產燃料乙醇壓制較明顯。前期因美國貨占據優勢,后期隨著美國改性燃料乙醇關稅提高至70%,至國內機會消失,但截至二、三季度進口來看,仍不乏到港聽聞,據不完全統計今年進口燃料乙醇數量將達到90萬噸,價格優勢下對國貨造成沖擊,因此后期隨著乙醇汽油逐步落地執行,國產貨與進口貨市場之爭也將成為必然。
燃料乙醇作為全球最成功的生物質能源替代品種,在美國、巴西、歐盟等國家和地區都已形成新的能源產業。我國燃料乙醇產業始于“十五”期間,經過十多年發展,燃料乙醇產量和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市場成長空間進一步打開。目前中國已成為繼美國和巴西之后,全球生物燃料乙醇的第三大生產國和使用國。
(幾種燃料作物的乙醇產量、產率對比)
二、燃料乙醇行業發展情況分析
(一)、 全球燃料乙醇行業發展分析
燃料乙醇是指以淀粉質(玉米、木薯等)、糖質(甘蔗、甜菜、甜高粱等)和木質纖維素(木材、農作物秸稈等)為原料,經預處理(粉碎、蒸煮)、糖化、發酵、蒸餾、脫水后制得的 99.5%以上的無水乙醇。 將燃料乙醇按照一定比例加入汽油中,具備增加汽油辛烷值、改善尾氣排放、提升油品燃燒性能等優點。研究表明,相較普通國四 93#汽油,乙醇汽油(E10)排放的尾氣中,CO/HC/CO2分別降低了 1.8%/ 12.9%/2.4%。 此外, 生物質能屬可再生能源, 利于減少對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依賴。球燃料乙醇快速發展,我國暫居全球第三。 2000年-2016 年,全球燃料乙醇的總產量由 170 億升提高到 986 億升, CAGR 高達 11.6%。美國、巴西分列前兩大生產國, 2017 年燃料乙醇產量分別為 158.18億加侖和 70.60 億加侖,兩國燃料乙醇合計產量約占全球總產量的 85%。我國雖位列全球第三大燃料乙醇生產國, 2017 年產量達到 8.75 億加侖(僅占全球總產量的 3%), 在產量、生產效率上與美、巴兩國仍有顯著差距。
(全球燃料乙醇產量占比情況)
(美國、巴西、中國燃料乙醇產量情況)
(二)、中國燃料乙醇行業發展分析
1.燃料乙醇行業市場集中度分析
我國燃料乙醇行業實行嚴格的行業準入制度,定點生產、定向銷售、封閉流通、政府定價,生產企業需經國家批準、獲得定點采購資格后才能向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中石油)和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中石化)兩大石油公司供貨。定點采購限定于生物質燃料乙醇,國內現階段僅 8 家定點生產企業,分別為安徽中糧生化、吉林燃料乙醇、肇東中糧生化、河南天冠、國投廣東生物質、廣西中糧生物質、內蒙古中興能源、山東龍力生物,各家企業均有限定的銷售區域,行業高度集中。
截至 2017 年末,我國燃料乙醇合計產能 288 萬噸/年, 年表觀消費量約 260 萬噸。 目前, E10 乙醇汽油已在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南、安徽和廣西等 6 ?。▍^)全封閉銷售,在江蘇、山東、湖北、河北、廣東和內蒙古等 6 ?。▍^)的 30 個市半封閉銷售。
(截至2017年底我國燃料乙醇產能分布情況)
2.燃料乙醇行業供需情況分析
1)、需求層面看, 2017 年我國汽油表觀消費量 1.22 億噸,若按規劃實現 E10 乙醇汽油(90%普通汽油+10%燃料乙醇)的全國范圍推廣, 預計未來每年對燃料乙醇的需求量將超過 1200 萬噸。 8 月 22 日, 國常會決議要求在原有 11 個試點省份基礎上,今年進一步在北京、天津、河北等 15 個省份推廣,對車用乙醇汽油的推廣進一步提速。 供給層面看, 截至 2017 年末, 全國合計產能僅 288 萬噸; 據不完全統計, 目前全國正在推進中的燃料乙醇項目產能規模達 395.5 萬噸。 理論上, 2020 年我國實現乙醇汽油全覆蓋后,國內燃料乙醇的供需缺口將超過 500 萬噸/年。
(正在推進中的燃料乙醇項目一覽)
2)、燃料乙醇行業價格分析:玉米價格低位、 油價持續上漲
燃料乙醇的利潤水平受原材料價格、石油價格、技術水平、政府扶持力度等因素影響。
玉米價格維持低位, 陳糧貢獻廉價原材料玉米乙醇作為玉米深加工的一部分,成本端受玉米價格影響較大。2016 年 3 月, 我國將東北地區臨儲糧政策調整為市場化收購,玉米價格下行、回歸合理區間, 2016 年至今,玉米價格維持相對低位。 截至 2017 年底我國玉米庫存高達 2.07 億噸,臨儲玉米庫存高企,陳糧問題再現。
(2001-2018年我國玉米庫存情況)
(2013-2018年全國糧庫玉米的收購均價走勢)
三、燃料乙醇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預計2020年全國范圍內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
2017年9月13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財政部等十五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擴大生物燃料乙醇生產和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的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到2020年全國范圍內將基本實現車用乙醇汽油全覆蓋。到 2020 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基本實現全覆蓋,市場化運行機制初步建立,先進生物液體燃料創新體系初步構建,纖維素燃料乙醇 5 萬噸級裝置實現示范運行,生物燃料乙醇產業發展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 2025 年,力爭纖維素乙醇實現規?;a,先進生物液體燃料技術、裝備和產業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市場化運行機制。意味著,我國生物燃料乙醇產業已由試點階段正式進入面向全面推廣的擴大試點階段,產業快速發展的局面正在形成。
2、燃料乙醇有望迎來井噴放量,國內缺口巨大
2016年全球燃料乙醇產量達到7500萬噸,其中美國和巴西的產量分別達到4422萬噸和2118萬噸,兩國的產量累計占世界總量的八成以上。而國內燃料乙醇目前年產量僅為260萬噸,去年全國汽油產量約1.3億噸,假設添加比例為10%,則到2020年對應燃料乙醇需求將超過1300萬噸,缺口將超過80%,市場空間巨大。
3、國內煤制乙醇技術已經取得重大突破
目前國內生產無水乙醇主要采用傳統發酵工藝,相較于美國巴西,國內開發煤制乙醇技術因其良好經濟性以及不消耗糧食的天然優勢具備推廣價值。延長集團自2012年開始與大連化物所聯合研發煤制乙醇技術,采用二甲醚羥基化工藝,2016年已經完成10萬噸工藝包設計及建設,產品純度超過99%,目前50萬噸級工業化裝置正在設計建設,一旦投產將具備顯著經濟性與社會效益。
未來,生物燃料乙醇產業將進一步契合國家戰略需求,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是,有效優化能源結構。隨著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升級,能源消費長期保持增長趨勢,資源約束矛盾日益突出。生物燃料乙醇是可再生液體燃料和綠色、優質汽油組分。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符合我國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要求,不但可以提高交通運輸業液體燃料的非化石能源比重,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而且可以替代部分石油,升級油品質量,提高能源自給能力和安全水平。根據統計,試點以來,我國生產和消費的生物燃料乙醇相當于減少國內原油進口 5,000 多萬噸。同時,累計推廣車用乙醇汽油 2 億多噸,車用乙醇汽油消費量已占同期全國汽油消費總量的五分之一左右,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內能源結構的優化。
二是,有效改善生態環境。我國溫室氣體減排任務艱巨,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嚴峻。國內外的多項研究表明,推廣使用車用乙醇汽油,不僅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也可以減少尾氣中的顆粒物、一氧化碳、碳氫化合物等有害物質的排放。發展生物燃料乙醇,也是解決秸稈等農林廢棄物焚燒問題、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重要戰略選擇。
三是,有效調控糧食市場。發展生物燃料乙醇,不僅可以提高我國對糧食生產、庫存和價格的調控能力,也可以為大宗農產品建立長期、穩定、可控的加工轉化調節渠道,促進糧食供求平衡,形成糧食生產和消費良性循環發展的局面。同時,生物燃料乙醇產業也是處置超期超標糧食和霉變、重金屬超標等人畜不能食用糧食的有效途徑,有利于提高糧食質量安全水平,在減輕國家財政負擔的同時,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糧食質量安全保障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是,有效促進農業農村發展。發展生物燃料乙醇,使糧食由農作物向經濟作物轉化,提高農產品深加工水平,有利于緩解“賣糧難”、“谷賤傷農”問題,穩定農業生產,增加蛋白飼料供應,進一步夯實糧食主產區地位,并推動農作物秸稈高值利用和高端轉化,實現“農頭工尾”,為農民開辟新的增收渠道,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村經濟繁榮。
五是,有效促進區域經濟發展。黨中央、國務院為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作出了戰略部署。東北等生物質資源豐富地區具有發展生物燃料乙醇的原料比較優勢和較好產業基礎。加快發展生物燃料乙醇,既可以緩解當前及未來一段時期東北地區庫存玉米等面臨的超期超標問題,減輕國家財政負擔,又可以加快培育綠色經濟增長點,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轉載自網絡)